本站讯 文化成就未来,遗产不容忘怀。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,促进非遗知识普及,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,基础部开展了“走进非遗,感受匠心之作”活动。
活动主要通过思政教研室老师赵艳霞和于肖寒选取典型非遗案例,讲述非遗故事传承非遗文化的形式,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文化价值,让传统非遗文化薪火相传。
赵艳霞老师介绍的非遗人物是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。范正安先生自幼喜爱皮影,13岁拜师学艺,一辈子活跃在皮影舞台,他性格敦厚,为人谦虚,具有高尚的人品和老一辈艺术家所特有的金兰艺徳。范正安先生对皮影艺术的执着追求为世人所赞叹,是中国皮影艺术的集大成者,完全继承了其皮影独门绝技“十不闲”。2007年,泰山皮影被收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“十不闲”也不断走出国门,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。如今范正安已年近八十,但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,并一直保持着不竭的创作活力。
于肖寒老师讲解的非遗文化是:当冬奥遇上“非遗”——中国书法。据介绍,中国书法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“冬”为灵感,用书法表现出起伏的赛道及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,体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,学生也深受感染,在课堂上主动分享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例如祭孔、端鼓腔、风筝等。
非遗文化及其传承人不仅传承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技艺,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推动者,同时也是培育特色思政课程的重要力量。作为我校工匠节系列活动之一,“走进非遗,感受匠心之作”不仅向学生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,也让学生南宫体育下载链接到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爱国敬业、乐于奉献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是我校特色思政的再次展现,为我校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拓宽了渠道,奠定了基础。
文/张睿 图/赵艳霞 于肖寒